精简团队,字节对效率变低的飞书失去耐心?

来源:财经网  2024-03-28 19:11

近年来,大厂们一直在降本增效。去年11月,字节跳动大幅裁撤了VR头显PICO和游戏团队,当时有飞书员工在脉脉上发问:“下一个会不会是我们?”

如今,担忧被证实了。这个拥有众多员工,却并未因此而实现更优越效果的团队,迎来了组织调整。

效率变低

3月20日,有关飞书将要裁员的消息已经在脉脉上流传:“新一轮的飞书裁员又开始了。”

3月26日,裁员的消息得到了证实。飞书CEO谢欣发布全员信称,飞书将精简团队规模,进行新一轮组织调整,并为受到影响的员工提供补偿方案和转岗机会。对此,飞书方面回应称消息属实。

对于这个艰难的时刻,谢欣是这样描述的,“我们也发现了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团队规模比较大,但组织不够精干,大家也感受到效率在变低,力量不够聚焦,这不利于业务的长期发展。”

谢欣在全员信中表示,这一次调整,不仅是团队规模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要重新回到初创公司的day1状态——方向更聚焦、组织更高效,团队也要更有战斗力。

全员信中,并未透露具体调整规模。但据媒体披露,飞书目前员工约5000人,这次裁员比例是20%,这意味着本次人员调整规模可能涉及1000人。同时,有信息披露飞书本轮人员调整主要集中在产研团队一侧。

据了解,飞书的诞生是为了满足字节本身对于效率的要求。2016年,字节为满足自身协同办公的效率,由谢欣带领的效率工程部门研发了协同工具,飞书雏形由此诞生。经过内部一段时间的使用和优化,飞书因其高效、便捷性得到了员工认可,这促使公司决定将其推广至市场上。

在某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表示:“很讽刺,为组织提升效率的工具自己组织效率不行”。在该社交平台上,不少标签为互联网厂商的人士向“飞书人”抛出了橄榄枝。

事实上,对于效率问题,字节早有察觉。在字节跳动2024年年度全员会上,公司CEO梁汝波也在分享中多次提及“危机感”,并将“加强危机感”列入年度目标。他在全员会上谈到了多个自己观察到的组织平庸化趋势,包括低效、迟钝、标准低。

梁汝波表示,应对这些问题,必须打破自满,提高标准,建设精干的组织。也只有这样,字节跳动才能“逃逸平庸的重力”。

商业化路不易

飞书立项于2016年。作为一款办公协作平台,它整合了即时沟通、共享日历、在线文档、音视频会议、云盘等功能,定位与阿里巴巴旗下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相仿。

对于习惯了内部赛马的字节而言,给予了未盈利的飞书难得的耐心。在2019年左右,“赚钱”并不在飞书考虑范围内,时任飞书负责人张楠当时考虑的是,中国to B市场才刚刚起来,商业化前景应该看五到十年,更看重在先进企业里的渗透率。

不过,在互联网企业普遍降本增效的当下,字节也开始更为务实。但飞书的商业化道路,并没有太多优势。

从公开信息来看,飞书团队规模超过钉钉和企业微信,但在用户规模等方面与后者有着不小差距。综合媒体披露的信息,2021年,飞书的员工数约为2000多人,2022年高峰期达6000多人,现在是5000多人。钉钉去年对外披露的人数是1600多人,腾讯企微、腾讯会议和腾讯文档加起来的人数为2200多人。

用户规模方面,据此前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2023年4月,钉钉MAU(月活用户)为1.99亿,企业微信和飞书的MAU分别是1.02亿和0.12亿。

艾瑞网统计的数据则显示,截至2024年2月,以月度独立设备数看,钉钉为1.6亿部,企微为9745万部,飞书为665万部,分别是钉钉、企微的1/24和1/15。

此外,庞大的团队规模也未给飞书带去对等的收入。此前,飞书披露了2022年ARR超1亿美元、2023年超2亿美元的规模。媒体按5000 人计算,飞书平均2023年每人能带来28万元的订阅收入。

对比来看,按照钉钉达成1亿ARR时的1600人来算,平均每人带来的订阅收入是45万元。而据晚点Late Post,飞书的平均工资成本约在80万元/人/年。

早在2023年年初的全员会上,梁汝波便公开表示,公司对飞书投入很大,不低于抖音、Tiktok,但ROI不划算。

业界还有观点认为,在飞书之前,钉钉已经牢牢据传统to B、政务、教育市场;企业微信则依靠打通个人微信的独特优势,在to C领域有宽阔的护城河。这意味着,有付费能力的大企业会优先考虑钉钉、企业微信。虽然飞书拉来了一些明星企业做背书,但包装案例需要真金白银,投入大,但收入低。

当前,飞书面临着团队臃肿,但人效低下、营收不利等挑战,当字节对于飞书宽容度不再如之前那么高的时候,飞书自然成了重点考量的对象。

未来“飞”去哪?

裁员后,飞书要如何发展,备受外界关注。

事实上,放眼整个企服行业,赚B端客户的钱都不容易。2023年4月,深耕企服20多年的北森登录港股,被称为HR SaaS第一股。上市三个交易日,北森股价合计跌去46%,目前已从上市的29.8港元/股跌至4.96港元/股。

在今年1月29日召开的腾讯年度大会上,马化腾表示,“听说企业微信已经盈利了,可喜可贺,to B市场非常难打。”

在飞书团队缩减人员的背后,SaaS与企业办公领域也逐渐强调净利润。今年1月,企业微信副总裁李致峰透露,企业微信有信心今年在三大家(钉钉、企业微信、飞书)中率先实现盈利。李致峰表示,总靠输血不是个事儿,所以企业微信会率先(盈利)转正,自己活下来才能更好地帮助生态伙伴们。

钉钉总裁叶军在2023年表示,大模型时代,中国SaaS的黄金十年才刚刚开启,钉钉计划在三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在全员信中,谢欣为飞书指出了一条路径。谢欣称,将服务好to B客户,提升AI能力以增强产品竞争力。

伴随着AI大模型的爆火,飞书也加码了这一领域的布局。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包括钉钉、企微等企业,背后的阿里、腾讯也相继披露了在大模型领域的布局,接入自有生态业务也是落地首选。此外,国外,协同办公平台也启动与大模型的融合动作。

出海或许也是另外一条探索之路。媒体曾报道,飞书管理层透露,飞书国内业务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业务中心将转移至海外市场,重点在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地区发展。

尽管很早之前,飞书便进行过全球化布局。但在海外市场,它仍面对着谷歌、微软、Salesforce等行业巨头。

当然,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企业对线上办公需求增加,SaaS渗透率加快提升。从行业发展潜力来看,SaaS软件仍被视为一个长坡厚雪的大赛道。但在移动互联网不再一味追求规模效应,而是注重盈利、效率的当下,飞书也需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突破方向,而不是等到字节的耐心耗尽。

综合自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等

  • 热门排行
  • 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