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技术“顶梁柱”,AI投入不如友商,苹果市值大涨是过于乐观还是“误解”?

来源:华夏时报  2024-06-14 10:1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石飞月 北京报道

一夜之间,资本市场对苹果人工智能战略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6月11日(当地时间6月10日)还在用脚投票,导致其市值蒸发580亿美元,6月12日又让其市值“一夜飙升”2100亿美元,收盘时3.18万亿美元的总市值,让苹果超过英伟达重回全球市值第二的位置。

6月11日凌晨,苹果在备受期待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下称“WWDC 2024”)上公布人工智能战略,可是没等到其自研的大模型,却等到了与OpenAI合作的消息。虽然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这符合苹果CEO库克一贯的保守策略,有利于保住苹果在手机市场的“一亩三分地”,但业内人士也直言,这意味着苹果的技术研发能力已经捉襟见肘,尽管不处于同一条赛道,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完全无法与微软、英伟达等企业相比。

苹果下一代支撑性产业到底会是什么?这是近几年科技行业一大热议话题,从电动汽车到MR再到人工智能,苹果目前都没有太大建树,择一成为新“顶梁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近日又有消息称苹果会在机器人领域发力,不过当前这个领域仍处于前期的技术积累阶段,商业化路径尚不明朗。

从技术引领者沦为跟风者

作为一家凭创新能力崛起的消费电子企业,业内对苹果的评价总会以创新作为衡量标准,但过去十年以来,苹果身上的创新基因彷佛已经消失,每次发布会总能看到安卓手机的影子,从当初的技术引领者沦为跟风者。

由于几位高管此前关于生成式AI的发言铺垫,业界对今年WWDC上即将公布的人工智能战略翘首以盼,不少人期待着苹果自研大模型的亮相。

然而,人工智能战略虽然如约而至,却远远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这次苹果在春季发布会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简称AI,与真正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虽只有一词之差,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据介绍,Apple Intelligence可以利用苹果芯片的能力理解创建语言和图像,并跨应用采取行动,同时,Apple Intelligence正式与苹果语音助手Siri“合并”,Siri将变得更加智能,可以进行更多更复杂的对话,回答有关Apple功能和设置的问题,并且Siri将可以在应用程序内和跨应用程序执行操作。

但是,这并不是大模型。用顺福资本创始人李明顺的话说,Apple Intelligence就是苹果的一个强应用。“Apple Intelligence与苹果的产品结合起来,其实就是AI 手机、AI 平板和AI PC,与其它手机厂商和PC厂商正在做的事情一样,技术原理也非常相似,都是边缘计算加云端计算。”

AI手机、AI PC,已经不是新概念了,其它主流厂商今年上半年已经推出多款相关产品。这样看来,苹果的人工智能战略,仍然是在跟着安卓厂商、Windows PC厂商的脚步在走。除了Apple Intelligence,苹果这次更新的一些系统功能,比如通话录音,也是其它手机厂商推出了十年的功能。

“现在的苹果公司是一家遵循实用主义的企业”,李明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库克是更多从商业化角度去经营公司的CEO,他的确没有苹果联合创始人乔布斯当时的预见性和产品创新能力,这一点一直被业界诟病,但不得不承认,在商业回报方面,库克带领下的苹果一直做得很好,这次发布会仍然延续了这一特点,如果该品牌的AI手机不能尽快推出,其市场份额就有可能受到影响。

资本市场一开始对苹果人工智能战略的态度并不乐观,发布会当日直接用脚投票,苹果股价下跌1.91%。但在当地时间6月11日,苹果大涨超7%,总市值达3.18万亿美元,超英伟达重回全球第二。

态度转变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资本市场认为AI功能的加持会带动今年下半年iPhone等产品的销售。市场研究机构IDC指出,随着Apple Intelligence的广泛应用,专为AI优化的硬件组件,例如终端AI专用芯片,需求可能会有所增长,此类硬件的进步不仅能够优化用户体验,亦可能引领智能手机与可穿戴技术的新一轮硬件浪潮。

AI领域技术优势较弱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发布会虽然没有带来王炸产品,却带来了让人大跌眼镜的王炸消息,把隔壁的特斯拉CEO马斯克都“炸”出来了。

正像上文提到的,在生成式AI领域,苹果此前已经有过不少铺垫:据市场调研机构Stocklytics公布的报告,截至2023年,苹果总共收购了32家AI公司,是科技公司中收购数量最多的;今年4月,该公司展示了自己的开源“小模型”家族OpenELM。

但最终在这场全球期待的发布会上,苹果还是没能带来自己的大模型产品,反而宣布了和OpenAI合作的消息。

未来,苹果用户可以呼唤Siri,以及在全系统的写作工具中调用ChatGPT,实现聊天机器人、图像生成等功能,苹果用户还可以无需创建帐户免费访问GPT-4o,ChatGPT的订阅用户可以连接他们的帐户,并直接在苹果系统中访问付费功能。

这样的结果,OpenAI自然乐见其成,因为对于ChatGPT来说,与苹果的合作相当于为其增加了一个大流量入口。

那么对于苹果呢?《华夏时报》记者就其背后的原因采访了苹果方面,截至发稿,对方未给出回复。

有ChatGPT的加持,苹果旗下手机、平板电脑和PC的销售或许会有所带动,但是在苹果一大重要市场—中国,这一加持没有任何意义。

更重要的是,这次苹果与OpenAI的合作,也暴露了其当下在AI领域的困境。“在AI领域,苹果与其它公司的差距是很明显的:一方面,苹果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远低于其它巨头,包括微软和谷歌;而在人才储备上,平常很少看到苹果的AI科学家有很高的口碑和知名度,而像Meta、谷歌、微软都有大量在业界比较活跃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李明顺说。

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更是直言,苹果的研发能力已经捉襟见肘,这家公司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可能会面临巨大挑战。

目前,全球市值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微软、苹果和英伟达,而在人工智能领域,这三家刚好是处于三条赛道上的市场主体,但有了OpenAI的微软,本身在大模型领域也做得很出色,而英伟达更是在AI芯片领域处于毫无疑问的“垄断”地位,相较而言,只是将AI赋能到终端的苹果就显得逊色很多,唯一的亮点就是ChatGPT的加持,但其它手机厂商和PC厂商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此外,因为引入ChatGPT,苹果的数据安全优势未来是否还能够继续存在也是个问题,要知道苹果一直以封闭系统来为数据的安全性背书,且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righi还确认了与其它第三方模型合作的计划。

对此,尽管苹果有所承诺,已经有人提出异议,隔壁的马斯克就不满意了。他发帖称,“如果苹果在操作系统层面整合OpenAI,那么苹果设备将被我的公司禁止使用。这是不可接受的安全违规行为。”

马斯克认为,“苹果不够聪明,无法开发自己的AI,却认为能够确保OpenAI保护你的安全和隐私,这显然是荒谬的!一旦将你的数据交给OpenAI,苹果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正在出卖你。”

下一代支柱性产业仍是谜

这次发布会也让业内对苹果下一代支柱性产业的猜测走向更加难以预知的境地。在被曝放弃造车业务后,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都让业界将这家公司在iPhone后的希望放在了人工智能上,然后这次发布会的操作,显然让不少人重新陷入了迷惘。

于是这又延伸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既然在人工智能方面看不到希望,那么苹果下一代支撑性产业会是什么?

发布会后,有业内人士指出,苹果不该放弃造车而选择AI,作为一家终端厂商的佼佼者,苹果造车会比研究AI更擅长。

对此,李明顺指出,苹果放弃造车,可能是因为该公司看到了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并没有特别之处,而且造车的投入成本很高,跟中国公司的竞争在短期内也很难有特别大的优势,所以选择了更加轻量级的人工智能。“虽然没有像谷歌一样推出真正的大模型,但苹果至少要把自己的老本行手机地盘守住。”

苹果去年推出的MR头显Vision Pro曾被认为是iPhone的接替产品,但从今年开售后的市场表现来看,似乎并不那么乐观。在WWDC24开发者大会,苹果终于宣布Vision Pro将于本月在中国市场和其它几个国家开启预售,国内29999元起售。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国内某二手平台,Vision Pro的代购价格只要两万元出头,一些几乎全新的二手Vision Pro只要1.5万元左右就能买到,这与当初这款产品在美国市场预售时动辄飙到10万元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

关于下一代设备,有消息称,苹果正在利用大语言模型帮助驱动两款秘密开发中的机器人设备,其中包含一款装有类似大型iPad显示屏的桌面机器人手臂,另一款则是能够跟随用户处理家务的移动机器人。不过当前这个领域仍处于前期的技术积累阶段,商业化路径尚不明朗。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编辑:胡磊
  • 热门排行
  • 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