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电池片巨头深陷困境:传绩效工资已停发,恐IPO失利

来源:新浪财经  2024-06-24 11:43

头部电池片厂商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润阳股份”),这几天可能“很着急”。2023年6月29日,这家企业获得IPO批文,然而至今仍未能完成发行,现在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很有可能该批文失效。

但现在,润阳股份面对的不只是IPO问题,可能还关乎生死存亡……

润阳股份内部人士向新浪财经透露,近日公司发内部邮件,宣布“基于5月份集团公司实际经营结果,经公司管理层核定,5月份的公司经营系数为0,则5月份绩效工资=绩效考核基数*个计薪系数*公司经营系数=0。”也就是说,5月份绩效工资不再发放。

润阳股份在邮件中表示,特殊时期的绩效考核调整是共同应对困难的一种方式。该邮件发布后,有多位润阳员工在网上吐槽。

行业进入低谷期,上市之路格外曲折,周期滚滚洪流中,谁能全身而退?

巨头“掉队”,一地鸡毛

“6月7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文件内部进行了更改,未通知全体员工,6月18日才有正式公告,6月15日周六,6月14日应该发工资,到晚上大量员工询问,才回复17号发放,17号一发放工资发现绩效工资为0,”有润阳股份内部员工表示公司这次停发绩效工资实在是做得很不地道,“连句提前通知都没有,就这还想上市?”

还有润阳股份下属企业员工表示,年终奖分3次发,结果6月15日也不给通知,直接不发了。还有润阳股份在云南的下属企业员工表示,自己已经被裁员。

润阳股份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润阳股份曾经用8年时间跻身了全球太阳能(4.690, -0.09, -1.88%)电池片领域前三强。根据PVInfoLink 统计,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润阳股份太阳能电池片销量均位居全球第三名,仅位列通威股份(20.600, -0.32, -1.53%)与爱旭股份(9.330, 0.03, 0.32%)之后。

之后,润阳的出货量排名有所下滑,到2023年,润阳股份的出货量排名跌到第五。

润阳股份从事的是光伏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四大环节中的电池片业务,这个领域近两年有了重大技术变革,电池片由P型PERC转为N型,目前市场主流是TOPCon电池片。而润阳股份在N型技术Topcon和异质结两个技术路线上,进展却很缓慢。

润阳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公司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单晶PERC电池片产能25GW。而14GW的TOPCon电池生产线得等到2023年上半年才建成。

但实际上,行业竞争态势已经发生巨变。2022年晶科能源(7.950, -0.17, -2.09%)就开始大力投资TOPCon电池产能,2023年全行业TOPCon电池片大幅放量,全年TOPCon电池片出货量占比达到23%,有人预计2024年出货量占比会达到50%。而润阳股份在N型布局上落后于行业,PERC产能过剩,没能及时跟上TOPCon的节奏,导致出货量受影响、业绩波动。

润阳股份被认为是靠P型PERC电池优势,才进入电池出货排名第一梯队。在润阳股份的招股书中提到,报告期内基于PERC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销售额占据销售总额的95%以上。但目前这些产能可能成为累赘,可能的P型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或将大大影响财务数据。

这也是一直有人质疑润阳股份主营业务集中于电池片环节,产品结构单一,对行业波动应对能力较弱的原因。

随着硅料产能大幅释放,叠加光伏各主材环节产能出现过剩,今年一季度整个光伏主材环节均出现盈利大幅下滑,硅料、硅片、组件环节均出现大额亏损。分析人士认为,二季度整个行业价格进一步下滑,全行业主材环节均处于亏损状态,在N型TOPCon电池片上布局过慢的润阳股份大概率造成巨额亏损。

润阳股份招股书上披露的募集资金用途主要是投入硅料产能以及异质结电池片产能,可以看出其上市融资还有搞垂直一体化的考虑。但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不禁令人产生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之感。分析人士认为,在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过剩时期,还继续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持续在产业链多个环节增加资本支出规模,除了进一步加重了资金压力,或许还会面临投产即亏损的局面,给企业带来更重的负担。

批文过期,或成定局

在2024年的SNEC大会上,润阳股份展出了七款N型组件产品。但这些产品能否赶得上市场的节奏还不得而知。

到目前为止,润阳股份是电池片出货排名前五的企业中唯一没有进入二级市场的。但有人说,润阳股份好像在坐等IPO批文过期。

润阳股份2022年3月申报创业板获得受理,2022年11月通过深交所上市委审核,2023年6月29日取得IPO批文,然后就进入了静止状态,到现在也没能完成发行,也未再披露更新的财务信息及招股书。

现在润阳股份的IPO发行批文有效期还有不到一周,批文过期几乎已成定局。而润阳股份至今还没有做出任何试图挽救的行动。

润阳股份提交招股说明书的时候,市场行情和现在完全不同。当时电池片环节盈利还在提升,硅料产能也开始增加,产业链利润开始逐渐往下游转移。

当时,润阳股份的业绩不错,收入从2020年的4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20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从5.13亿元增长至20.39亿元。2023年上半年预计收入152亿-168亿元,归母净利润20亿-22亿元,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

但之后行业形势就急转直下。光伏主材环节的价格均已跌破行业的现金成本,主材环节的光伏企业基本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润阳股份IPO也是背水一战,因为要抢占市场份额,要赶上行业节奏,需要大量资金。但目前看来,活下去可能是比IPO更加紧迫的任务。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光伏制造企业产能继续大幅扩张大概率会受到行政手段的限制,但行业并不会很快反转。主要因为当前光伏行业困境并非需求不足导致,相反市场需求一直保持增长,所以在行业因为短期产能不足而价格高涨时才有各种各样的企业杀入光伏赛道;此外光伏行业前几年融资金额巨大,企业背后是各类投资人,在没有企业因为资金问题陷入极大困境的时候,当前阶段很难促进行业并购整合来完成无效产能出清。

对于IPO这件事,有人说,有些公司看起来已经破罐子破摔了。

一位资本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当前环境下,主材环节的光伏制造企业大概率很难实现IPO了,时间越往后越难,毕竟马上半年报了,那触目惊心的亏损如何让监管层放心?”

“唯有现金流才是救命稻草,”上述人士认为,行业周期底部,短期内尚看不到反转趋势,对于光伏制造企业来说,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余者不足论。

编辑:蒋菁
  • 热门排行
  • 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