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A股市场上机器人概念股掀起涨停潮。截至4日收盘,超过20支机器人概念股涨停。值得一提的是,在被曝出已经布局机器人赛道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赛力斯也在4日涨停,成交额达64.4亿元。
11月5日,尽管赛力斯否认了计划召开“人形机器人技术论坛”等消息,但仍迎来大涨,最终以涨停收盘。同时,A股市场上机器人板块涨势延续,多支股票涨停,许多机器人概念纷纷跟涨。
在机器人概念爆发之后,国内人形机器人还面临着怎样的挑战?未来如何才能打通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人形机器人备受关注
近日,A股市场上机器人板块股票纷纷大涨,引发了市场对于该赛道的关注。消息面上,近日GTI联合乐聚机器人、华为等企业发布“智网慧城”全球招募计划。据了解,“智网慧城”计划将聚焦在5G-A、AI、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在机器人领域,“智网慧城”计划的目标是进一步提升人形机器人的高精度定位、低延迟、实时控制、数据采集、增量训练等能力,打通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还有消息称赛力斯将开展人形机器人业务。11月4日晚间,赛力斯发布公告称,公司注意到近日网上流传关于“赛力斯将开展人形机器人业务”的相关信息。为了避免误导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利益,公司现予以说明:赛力斯没有计划召开“人形机器人技术论坛”等会议,网上流传的相关截图信息亦不实;赛力斯没有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有关人形机器人方面的合作;作为技术科技型汽车企业,公司将持续锚定新能源智能电动汽车主赛道,同时关注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探索和研发。
不过,公告并没有浇灭市场对于机器人的热情,赛力斯在发布公告之后仍然迎来大涨,此外机器人概念股掀起涨停潮。
事实上,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产品取得突破,传统机器人的能力也逐渐被“解封”。英伟达、OpenAI、微软、特斯拉等国际领先科技巨头纷纷入场人形机器人赛道,让“具身智能”再次站上创投风口。
风口之下,众多玩家开始投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大多企业拥有履历豪华且年轻的高学历创业团队,并在商业化前景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就得到了知名机构的投资,估值一路水涨船高。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指出,目前国内的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领域最大的挑战在于技术和成本的平衡。人形机器人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降低成本,使得机器人能够真正商业化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他认为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必要性非常强,特别是在一些需要人类辅助的领域,如医疗、康复、教育等。这些领域中,人形机器人能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的服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
商业化之路存挑战
马斯克曾大胆预测,全球未来将有200亿台的人形机器人,活跃于人类生产生活场景中;人形机器人普及程度将是汽车10倍,行业市场规模或超1500亿美元。
2016年,波士顿动力的Atlas带火了人形机器人,但在而后几年,人形机器人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21年,特斯拉首发了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概念机设计方案,再次带起这个节奏。
今年8月21日—8月25日,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27款人形机器人在现场进行了“才艺大比拼”。伴随着大模型的爆火,2024年似乎已成为“具身智能元年”,而人形机器人正是具身智能最佳的实践之一。
据媒体统计,2023年至今国内仅人形机器人融资就达到80亿元,再加上四足、工业用、医药、商用等机器人细分领域,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前沿新赛道,热闹程度相比AI也毫不逊色.
据创投数据平台IT桔子的统计,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融资案例有24起,已披露的融资金额总计约30亿元,有11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完成了超过1亿元的融资,6家已估值超过10亿元。
不仅如此,国内不同领域的头部大厂频频涉足机器人领域。媒体报道指出,美团在过去11个月中接连出手投资了银河通用、宇树科技;阿里巴巴自今年7月以来也相继投资了逐际动力、星动纪元。另一方面,机器人企业也在争取和各个场景的头部公司合作,完善自身的场景落地能力。今年下半年,优必选聚焦汽车、3C等制造领域,和吉利汽车、比亚迪、顺丰等企业合作;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Atlas也在近日宣布已经进厂“打工”。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业内观点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开发和制造难度远高于传统机器人,行业仍需攻克核心技术难题,降低高昂的制造成本,简化复杂的生产工艺,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人形机器人的通用性,找到能充分体现和发挥机器人价值的场景。
从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也可见,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并不缺投资,但商业化方向是值得关注的地方,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能不能带来价值,是产业方说了算。
当前,我国智能人形机器人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尚待形成良性发展的生态。业内观点认为,对于人形机器人产品本身,要攻克具身智能,在研发上还面临算法、工程技术、数据、场景和复杂的稳定性等诸多挑战,全场景适⽤的通⽤机器⼈的实现远不会⼀步到位。
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清源研究院研究员刘志毅在接受澎湃科技采访时表示,即便投资市场表面上火热,人形机器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仔细观察会发现,行业内大多数还停留在“Demo”阶段,能真正落地商用的非常少。
刘志毅表示,“现在大部分所谓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对外展示看上去更像一间样板房。”他指出,目前市面上确实能看到特斯拉等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频繁动作。机器人的动作控制、基础抓取能力以及倒红酒、煎鸡蛋等细分场景的展示,让人眼前一亮。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机器人所做的事情差别不大,缺乏新意。机器人进入工厂工作,在性价比、稳定性和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等方面仍有诸多难题待解。
想要打通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应该如何做?林先平指出,国内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应该将重心放在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上。具体来说,企业应该加强在5G-A、AI、人形机器人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自主化、便捷化和安全性。同时,企业也应该积极探索商业化应用场景,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此外,企业还应该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机器人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使得人形机器人能够真正实现商业化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综合自第一财经、澎湃科技、中欧商业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