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杨夏
新玩家涌入,老玩家拼价,快运行业竞争正变得激烈。
5月26日,加盟制快运公司安能物流(09956.HK,股价8.68港元,市值102亿港元)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5.87亿元,同比增长8.8%;经调整净利润2.42亿元,同比提升15.9%,净利润率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至9.4%;零担货量达305万吨,同比增长5.9%。
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年,中国零担物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今年3月,广东顺心快运有限公司与深圳德坤供应链有限公司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顺心快运以5.5亿元战略投资入股德坤。去年以来,融辉、兴满物流等新玩家陆续进入大票零担赛道。与此同时,中通快运、顺丰快运以及安能物流等老对手也在进一步争夺市场。
这也直接导致安能物流在一季度运输服务单价同比下滑2.3%至432元/吨。对于行业竞争,安能物流首席运营官金云5月27日在公司线上业绩会上向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中通快运3月曾通过激进价格策略短暂反超安能货量,但安能随即调整政策夺回优势。未来,安能物流将采取灵活价格策略应对竞争,通过优化成本与效率保障利润空间。
电商货源占比36%,公司受关税政策波动影响有限
自2021年上市以来,安能物流曾深陷危机,根据过往财报,2021年安能物流经调整净利亏损超过20亿元;2022年,安能物流经调整净亏损2.18亿元。2023年扭亏为盈后,安能物流这两年利润实现稳步增长。
财报提到,安能物流聚焦中小票市场,持续打强“3300王牌产品”,300公斤以下货量同比提升18.4%,票均重同比下降17.3%至75公斤,高毛利公斤段的市场优势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公司提升网点末端派送能力,叠加“520”服务标准,平均每十万票申报投诉同比下降50.6%,服务质量持续向好。
在精细管理方面,安能持续加码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化投入,全程时效兑现率和末端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平均运单时长同比缩短10.7%,平均每十万件遗失货物数量同比下降68.2%;同时,安能还进一步推动成本优化和费用管控,一季度,单位运输及分拨成本同比下降4元/吨,为经营利润的释放争取更大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跨境电商平台正在为安能物流带来更多的业务增量。
财报显示,安能物流一季度电商货源占比提升至36%。在柔性化、个性化需求更强的跨境电商领域,安能物流已成为TEMU国内头程的第一合作商,还与抖音、1688、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不过今年以来,有不少涉及跨境业务的公司和平台也受到关税波动影响。对于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安能物流首席财务官徐昊表示,有些物流企业确实受到了关税影响,尤其是因为关税带来的进出口商流的波动。不过对安能来说,公司受关税波动影响幅度比较有限。
他进一步表示,安能客户结构以国内电商商家、中小型工厂及商贸企业为主,安能物流的工厂客户中涉及出口的企业比例低于市场及直营同行水平,且公司通过多元化客户布局分散风险。
“虽然美国政策转来转去,但安能物流涉及跨境业务的客户从年初到现在的货量增速是不慢的,一是我们自己新开发和加强了其他的总对总客户,同时也升级了安能的官方小程序,实现了一定增量,为网点导流,二是Temu自身的业务也有相当韧性,平台一直在调整策略对冲政策的不利影响。”徐昊表示。
行业整合加速,头部企业攻防战白热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快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当前快运行业正经历深度整合与格局重塑。
据运联智库最新披露的数据,2024年全网快运TOP5企业占据TOP10总收入的82%,货量集中度达65.5%,马太效应显著。顺丰快运货量已突破1500万吨,德邦(含京东快运)、安能、中通快运紧随其后;资本层面,“顺丰系”(顺丰快运+顺心捷达+德坤)与“京东系”(京东快运+德邦+跨越)两大阵营年货量规模均达3000万吨量级。
面对竞争压力,加盟制头部企业转向“品质利润”导向。安能、中通快运等企业票均重量已降至100公斤左右,并通过自动化分拨、新能源运力等手段降本提效。
不过今年以来,快运市场的价格战进一步加剧。根据德邦此前披露的一季度财报,其当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0.68亿元,同比转亏。对于亏损原因,德邦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公司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加了资源投入。
金云提到,今年上半年,顺丰、德邦、中通快运纷纷采取价格下沉战略,不过市场更关心安能物流与中通快运的竞争,因为两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更为相似。“安能和中通的竞争,是具备相互促进作用的,本质上,也将推动整个快运行业向前发展,向可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金云表示。
徐昊则坦言,3到4月份以来,安能物流已经做了一些调整,但整体没有脱离“有效规模增长”的主轴。“2025年还未过半,快运的旺季还没有到。安能作为加盟快运龙头企业,我们的网络生态健康度、产品能力以及财务健康度相对比较扎实,我们会和加盟网点一起,充分的利用好这些资源,去应对市场竞争的变化。”徐昊表示。
徐昊同时表示,安能年内将维持“有效规模增长”战略,通过加密网点(截至4月末已超3.7万家)、上线5条自动化分拨线、投放200台LNG(液化天然气)重卡及智能驾驶车辆等措施巩固成本护城河。尽管行业价格战或将延续,公司仍未调整全年业绩指引,并计划推进中期分红回馈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