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动作频频 互联网“拆墙”加速

来源:财经网  2024-05-22 09:51

互联网建立之初,企业们都本着互联互通的要义开始布局。但随着商业触角不断延伸,巨头构建出纵横交错的生态系统,也在多个垂直领域竖起了壁垒,互联网生态呈现出集中趋势。

但随着监管加强,互联网领域开始打破藩篱,共同拆墙。近日,淘宝抖音互联互通、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互联互通等事件,让大众看到,互联网拆墙、合作的速度与力度也越来越大。

拆墙加速

在互联网发展历程中,历史上曾经有一段竖墙的经历。超级平台们在服务上不断构筑壁垒,平台逐渐“孤岛化”,让相互屏蔽其他平台链接、不对搜索引擎开放等现象愈演愈烈。例如,在A平台中无法打开B平台链接,在C平台无法搜到D平台内容,为用户快速获取网络信息造成了诸多不便。

随着“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等行动与政策的推进,平台“孤岛化”的现象正逐渐被瓦解。

例如,5月17日,阿里妈妈生态内容营销中心旗下“淘宝星任务”与巨量星图启动深度合作,双方共同推出全链路内容营销线上解决方案“星立方计划”。这也意味着,商家能够更直观地进行“抖音种草、淘宝成交”的效果跟踪。

业内人士认为,在天猫618这一重要大促时刻发布该计划,意味着“抖音达人种草、淘宝天猫平台成交”链路变得更顺畅。

同样在推进互联互通的还有京东和微信。5月20日,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官宣将于近日实现互联互通,京东支付也成为行业首家同时打通微信个人码和商家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用户规模上,市场信息显示,京东支付用户数超过5亿人,微信支付用户数则超过10亿人。

据财联社信息,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互联互通为支付行业中两大用户平台交融提供基础,同时也开通行业内首次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合作、互联互通的先例。从行业来看,这是继去年微信支付与中国移动“和包App”、中国电信“翼支付App”、中国联通“沃钱包App”实现微信支付个人码互通后,又一互联互通新进展。

互联网分析师蒙遗善认为,互联网平台“孤岛化”会导致平台内容、服务重复经营,不仅降低信息流通性,也会推高内容生产方的供给成本,还会对用户使用造成不便。“各个平台对互联互通的推进,也意味着促进良性竞争、打破信息壁垒已成为共识。平台间互联互通如果长期向好,各方参与者大概率都能从中获得增益。”

 互联互通已成趋势

事实上,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墙”是随着商业触角延伸而开始竖立的,企业构建起纵横交错的生态系统,在垂直领域彼此屏蔽的情况在过去时有发生。

最早引起普遍关注的是“3Q大战”,从2010年到2014年,两家公司为争夺用户,上演了一系列互联网之战,并走上了诉讼之路;2019年年中,家电企业格兰仕的一封公开信揭开了电商领域“二选一”的秘密;2020年8月,用户抱怨美团外卖无法使用支付宝而引起舆论关注;2021年2月,抖音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交诉状起诉腾讯。

在平台生态的闭环下,圈流量池的“城墙”越筑越高。改变发生在2021年,彼时,“互联互通”“开放外链”已然成为2021年下半年最有影响力的话题。

2021年7月26日,工信部启动为期半年的“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提出重点整治恶意屏蔽网址链接和干扰其他企业产品或服务运行等问题,包括无正当理由限制其他网址链接的正常访问、实施歧视性屏蔽措施等场景。

同年8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首次将“恶意屏蔽网址链接”“恶意不兼容”等行为列为不正当竞争,明令禁止。  

自此,互联互通的基本政策方向已然明朗。随后,工信部相关部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还陆续要求巨头之间打破藩篱,握手言和。此后,互联网巨头们开始慢慢拆墙,互联互通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

例如,移动支付作为基础数字设施,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扮演着消费交易应用枢纽角色。但此前,各平台“支付不互通”的问题也的确存在。在京东支付和微信支付互联互通之前,淘宝和微信支付的互联互通就曾引起过大众关注。

今年2月,“淘宝部分订单或跳转微信支付”一事登上热搜,当时淘宝客服的回应是,微信支付的功能仅针对部分用户开放,且仅支持购买部分商品时选择,未来这一功能将逐步覆盖所有用户。当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微博表示,“各大平台互联互通,受益的是消费者,更是中国经济”。

互通还有多远?

近些年来,互联网巨头们正在朝着互联互通的方向前进。例如,2023年9月25日,阿里妈妈宣布与腾讯广告进一步深化合作,微信视频号、朋友圈、小程序等优质广告流量通过阿里妈妈UD效果广告,可直跳淘宝、天猫商家的店铺、商品详情及淘宝直播间,微信与淘宝的合作成为双11前夕淘宝重要的流量来源之一。

又如,2023年4月,抖音和腾讯视频达成合作,双方围绕长短视频联动推广、短视频二次创作等方面展开探索。2024年,王者荣耀官方微博发布一则消息称,1月21日起,王者荣耀抖音直播将全面开放。

为何巨头们都纷纷开始互联互通?“PK多年,互联网巨头们很难吃下对方的优势领域,索性该竞争的竞争,该合作的合作。”比达咨询分析师李锦清曾表示,“具体到业务线,根据商业需求而非集团意志的信号更明显。”

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亦曾指出,互联网的增量用户已经基本上消失,在增量用户转化成存量用户后,所有平台用户群体的增量都必须从同行中挖掘。他认为,当前企业突破业绩瓶颈仅依靠自身产品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不现实,加强互联互通已是寻求增量的必要之举。

不过,即便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家也在生态破圈上有过一些动作尝试,但不可否认,平台之间包括支付体系在内的一些业务壁垒仍然没有完全打通。

互联互通为什么难?业内观点认为,互联互通不仅是技术、运营、格局上的问题,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

腾讯总裁刘炽平曾在2021年一场业绩说明会上说:“腾讯的生态环境本质上是开放的。但是,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制度。例如,不同于其他平台,我们不会额外向商家收取佣金,平台之间的打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对我们的用户、平台上的众多中小品牌商和商家造成不利。因此,我们会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些问题。”

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看来,理想的“互联互通”应该是公平的开放,且开放不能仅限于产品和服务,也要包括数据开放。当然,数据开放是指在保障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对第三方小型科技公司开放,防止大型平台企业利用数据优势相对于中小企业形成竞争优势,阻碍小企业发展。所以,平台经济企业互联互通,可以不是平台之间互联互通,而是首先向中小企业开放模式的互联互通,未来从公平性考虑,再转移到大平台,这更加理想。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互联互通不应该是两家企业之间,而是企业对于所有企业的公平开放。

综合自财联社、上观新闻、新京报等

编辑:蒋菁
  • 热门排行
  • 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