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科技破产清算获受理 职工薪资或优先清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12 14:20

21世纪经济报道 林典驰,吴抒颖

近期,柔宇科技再次备受各方关注,一方面是公司破产清算一案获得法院受理,另一方面,知名学者刘姝威在社交媒体公开谈论柔宇失败的原因。

据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6月6日公告,该法院已于5月15日裁定受理柔宇科技破产清算一案,定于9月13日上午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并指定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为柔宇科技管理人。

与此同时,柔宇科技旗下的两家全资子公司柔宇电子和柔宇显示的破产清算案也于同一时间被一并裁定受理。

6月1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破产清算管理人的具体指定律师,其中一位律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这个案件才刚指定,我们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具体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告为准,后续进展都会及时公告披露。”

2012年,柔宇科技由刘自鸿带着满身光环归国创立,因其独特的柔性屏技术备受资本青睐,截至2021年9月,累计获得股权投资约61.97亿元,若破产清算如期开展,原有投资人的投资前景不妙。

也许正如刘姝威所言,“刘自鸿的问题在于他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而资本市场对他超出能力圈的行为进行了投资,结果导致了投资失败。刘自鸿是一位科学家,但他不具备经营管理企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

  职工薪资或优先清偿

柔宇科技破产清算的苗头自3月底开始。

彼时,柔宇科技及其下面两家子公司各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三名自然人。

对此,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给出“一切以官方消息为准”这一模棱两可的回应。

4月1日,“柔宇”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公司未曾主动申请破产,也未进入破产程序,目前企业仍在运营中。

柔宇科技表示,近期传闻主要源自公司离职员工个人,以期权结算纠纷名义提出的破产审查申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公开渠道获悉,上述申请人确为离职员工,不过,柔宇科技实际生产早已停滞。

5月底,柔宇科技再度在微信公众号回应若干“不实言论”:包括“上市只为圈钱”、“核心技术源自国外”、“产线良率低”等。

柔宇科技称,每家产线的市场应用定位存在区别,更为科学的良率比较需要基于具体产品规格,最终由客户要求决定。

尽管近期柔宇频繁对外发声,却未能阻止其破产流程的推进。

5月30日,有媒体报道称,累计已有400-500名柔宇在职或离职员工登记了公司欠薪债权。

除此之外,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柔宇科技存在32条历史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达到29.87亿元。

此外,18个历史终本案件被执行标的总额达1.04亿元,未履行比例达99.9%。

与此同时,柔宇电子被执行总金额超27亿元。

随着破产清算管理人进场接管柔宇科技,柔宇科技距离正式破产或已不远。

广东知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经济师陈德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柔宇科技进入破产程序之后,经债权申报,成立债权人会议,经债权人会议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破产重整或和解程序,如果不需要重整与和解,或者重整和解程序失败,受理法院才会裁定柔宇科技公司破产,清偿程序即时开始。

“上述程序在时间上一般需时2-3年,但无法判断柔宇科技破产清算的复杂程度,具体需要多久,目前难以确定。”陈德福认为。

至于清偿顺序,陈德福表示,根据《破产法》相关规定,破产法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基本养老保险、补偿金等优先清偿;其次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次之;最后为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另外,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将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错失自救良机

柔宇科技作为昔日明星独角兽企业,最终走向破产清算,未免让人唏嘘。

此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曾担任柔宇科技独立董事。

刘姝威6月9日晚在微信中贴出了其在一场内部会议的发言摘要。

刘姝威直言,刘自鸿是一位科学家,但他不具备经营管理企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

根据摘要,刘姝威称,华为曾提出投资柔宇科技,专门为华为供应柔性屏。但是柔宇科技拒绝了华为的投资。

随后此事遭到华为的火速辟谣。华为官方6月10日称,实际情况是,华为未有此投资(柔宇科技)计划,也未提出投资要求。

2022年3月,柔宇科技便被曝6个月发不出工资,5月又曝出开启新一轮裁员,彼时就有柔宇离职员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此事,除了工资,还有期权也无法兑现。

也正是在这个时间点,刘姝威公开发文呼吁“拯救柔宇”。在这篇文章中,她提到,柔宇科技已经出现资金短缺,呼吁引进战略投资者,帮助柔宇渡过难关。

事实未能如刘姝威所愿,柔宇也未能等来“白衣骑士”。

据刘姝威称,彼时,深圳市国资委引入一家产业资本,这是一家上市公司,该上市公司要求刘自鸿必须离开管理层。

刘姝威发言摘要显示,她曾对刘自鸿说,唯一能救柔宇科技的方法就是他退出管理层,专注于柔性技术研究,如果不同意这个要求,柔宇可能会面临破产的局面。如果选择退出管理层,仍将保留他持有柔宇科技的股份。

并且,也有投资者向刘姝威表示,“不论是刘自鸿留在柔宇科技专门搞柔性研究或者他自己重新创业专门研究柔性技术,我们都会给他投资。”

遗憾的是,刘自鸿始终不同意离开管理层。

而在陷入资金链危机之前,根据刘姝威透露,从2012年5月创立公司至2021年9月近十年期间,柔宇科技共进行8轮融资,获得股权投资约61.97亿元。柔宇科技背后的资本不乏前海母基金、IDG资本、松禾资本、深创投等知名机构。

“风投风投,对柔宇科技的股权融资实实在在地出险了。”陈德福表示,若破产清算顺利开展,便意味着原有的投资人61.97亿元的股权融资将顷刻全部打水漂了,一分钱也不复存在。

编辑:胡磊
  • 热门排行
  • 大家喜欢